找到相关内容1865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菩萨思想的形成

    菩萨思想的形成   佛陀后,佛弟子对佛陀的怀念,充份表现在对佛陀遗体、遗物、遗迹的崇敬。佛陀的伟大崇高,从十二分教中,“本生”、“譬喻”、“因缘”的主要内容,可以一览无遗。其中,“本生”的...佛弟子最初只以解脱生死烦恼而证涅槃为最高理想,但因为对佛陀的崇高景仰,感受到佛陀度众心愿的远大,所以兴起效法之心,这就造成深远的影响,开展出崭新的大乘佛教的境界。 部派佛教时期,大众部受到阿难的影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1253824.html
  • 宣说遗诫的重阁讲堂

    安乐教法,及开示出家修道的实践法门,告诫弟子说:“从今而后三个月,如来即将。”对所有佛弟子而言,这一番训诫成了佛陀最后一次的教导。   第二次经典结集大会,就是在毘舍离城重阁讲堂召开的,称为毘舍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2455280.html
  • 二十部派

    部派根本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之后,除了根本分裂的原因以外,加上理论诠释上的分歧,导致两大部派的再度分化。总计部派分裂之数,南传说有二十四部,北传则说有十八部或二十部。部派分化发展的原因、年代与名称,南北传与藏传的文献史料各有不同记载。   各部派分裂的年代,据南传所述,是在佛陀后一百年至二百多年 中间;依北传则认为,佛陀涅槃后一百年至二百年中间,先有大众部之下各支派的分裂,而于佛陀涅槃后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3055339.html
  • 试论佛教戒律的形成及其弘扬

    戒律正是为了断绝生死道中的业缘业因而制订的。如说:“欲知过去世,今世受的是,欲知未来世,今世作的是”。因此,佛在临将灭时,告诫后世弟子要与戒为师,这显然是基于这个道理。  佛后,迦叶尊者在万分悲痛...在佛陀成道后的头几年里,是没有戒律的,因为初期的佛弟子们都以好心出家,且其根基特别深厚,几乎一经点化,都能证圣位圣果。“小乘初果已断邪淫,三果断一切淫”,至于偷盗,妄语就更不会有了,所以佛时初期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2856431.html
  • 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

    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  最早期佛教,建立于纪元前四百三十一年至三百五十年左右,当时佛陀还在世,所有信徒依循佛陀理论,一同修行十分融洽,我地称当时佛教做根本佛教,根本佛教是佛陀及其弟子时代的佛教,到佛陀涅盘之后即,就由佛陀的弟子努力维护。   但到纪元前三百五十年至二百七十年左右,问题出现了,佛陀的弟子不能全力维持弘法为中心,而专心于教义问题,因为有些弟子对佛陀教义有新的见解引起争议,这段时期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0256702.html
  • 千岁宝掌和尚的生平

    住心,他生复来此。’”顷时,嘱曰:“吾后六十年,有僧来取吾骨,勿拒。”言讫而逝。五十四年,有剌浮长老自云门至塔所,礼曰:“冀塔洞开。”少选,塔户果启,其骨连环若黄金。浮即持往秦望山,建窣堵波奉藏...千岁宝掌和尚的生平  千岁宝掌和尚,中印度人也。周威烈十二年丁卯,降神受质,左手握拳。七岁祝发乃展,因名宝掌。魏晋间东游此土,蜀礼普贤,留大慈。常不食,日诵般若等经千余卷。有咏之者曰:“劳劳玉齿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1567312.html
  • 四小不可轻

    四小不可轻(发贴人:心雨) 佛陀百年后,阿育王统一印度,护持佛教。 有一次,阿育王发心供养出家众,有位小沙弥也来应供,阿育王为了要不要顶礼小沙弥而左右为难。后经小沙弥显现神通度化,从此...燃眉之急;一个小小的微笑可以给人信心无限;每日一件小小的善行,足以广结善缘。这都说明“小不可轻”的道理,尤其沙弥虽小,而有未来性,因此在家信众对於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固然要敬重,对於初佛门的小小沙弥也不可以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5875930.html
  • 佛教威仪——吉祥卧

    一种十分不对的称呼。「佛」的意思是「觉醒者」,「睡佛」便就是「睡着了的觉醒者」之意,这是一种有矛盾的称呼! 这种姿势的佛像,事实上是纪念佛陀最终灭时的姿势。在西藏,由于人们认为佛陀是很悲哀的一回事,所以寺中少见这造型的佛像,唯独是在描绘佛陀一生中的十二件大事之佛画中才会见到。 有许多修行人,也是以这种有利的睡姿的。 在一九五七年,家师萨巴仁宝哲二世便是以这卧姿,入定五天后才圆寂的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1876358.html
  • 旃檀瑞像来仪记

      旃檀瑞像来仪记   佛像之设,所以想像圣德,启物敬慕之诚,劝俗而致化也。自古灵像颇多,唯填王檀像,其传最远,按诸记录,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,诞圣西域,穆王五十二年壬申,佛成道后,...尚书石时,公迎往圣安寺,一十九年至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乙亥,遣大臣孛罗等,备法驾音伎奉迎万寿山仁智殿,居十五年丁丑,建大圣万安寺,二十六年己丑,自仁智殿奉迎于寺之后殿,百四十余年,自尔迎于庆寿寺。至嘉靖...

    绍干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279191.html
  • 巨赞法师与龙华寺

    1984年。著有《灵隐小志》等,后人编有《巨赞集》。   1942年巨赞法师任龙华寺住持,觉光法师任监院。在驻锡龙华寺期间,巨赞法师为改革僧制,推进佛教现代化建设,提出了佛弟子必须"走学术化、生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522484138.html